AUTONET記者:曾力恩(12/25/2007)
趁著難得的假日,與三五好友一同開著車往九份黃金博物館駛去,看著新聞報導黃金博物館的園區導覽,使我對參訪黃金園區充滿期待,沿著國道一號北上方向,沿途路上車輛並未如想像中的多,經過一段蜿蜒的山路終到達黃金園區的停車場時,走下車門,超會下雨的基隆居然沒下雨,宜人的溫度,是個再適合出遊不過的天氣。
21世紀的博物館可是大大顛覆我們過去傳統的刻板印象,以往博物館是一棟孤伶伶的拄在那,但21世紀的博物館走向園區的概念,以互動取代被動,園區融入地方文化,讓當地民眾也成為園區的一份子,政客常在喊「文化認同」,什麼是「文化認同」?有句話說得精闢,「心有厝,人就安定了」,言簡意駭,道出人只要認同自身的文化,認同不認同就不是問題了。
黃金博物園區自民國九十一年起開始籌建,九十三年十一月四日正式開園,是台灣第一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的園區,園區主要區分成介紹與展示礦業文化及黃金物理特性的「黃金博物館」,讓民眾能夠深入礦坑坑道體驗採礦情景的「本山五坑坑道體驗」,展示金瓜石地區生態環境與地質礦體特色的「環境館」,與「太子賓館」等,看著外觀頗富特色的外觀建築,真想每個館區都進去參觀一番,但是黃金博物館園區並不是向一般遊樂園一般的「一票玩到底」,每個場館還要另付門票錢才能進入。
買門票的方法,也讓真心想要參觀的民眾付費進入,由於不是免錢的,參訪者也會更用心的觀賞園區中每個展覽與介紹,而我們一群人付了新台幣50元的門票進入「本山五坑坑道體驗」館,園區特地將舊有的本山五坑坑道重新整修,開放部分路段,成為坑道體驗區,並利用蠟像展示當年的採礦過程,模擬當時礦工運作的情形,50元的門票包含:門票、衛生頭套、與一張寫好的礦工打卡紀錄表,走進坑道前,每個參訪的民眾都必須與工作人員一起複誦安全守則,並全程戴著安全頭盔,讓人感覺園方對於相關的規劃真是相當細心。
走進坑道內,每到一個景點,感應式的自動語音導覽便會啟動,聽的出來錄製導覽說明的是藝人「台灣尚青的阿西-陳博正」,頗富鄉土味道的口音,與另一個錄音人員一搭一唱,與傳統的以一張壓克力板寫著相關導覽訊息相比,聲音的導覽簡單明瞭,不必一群人擠在壓克力板前,吃力的在昏暗燈光下看著如綠豆大小般的蝌蚪文。
接著我們更以年輕人的熱血精神,往神社遺址走去,抬頭一看,石階的高度真是相當壯觀,沒有毅力與恆心是無法登頂的,好在今天沒下雨,要不然佈滿青苔的石階可是非常危險的;穿著厚重的外套,一階階的往神社遺址登去,好在經過軍旅的磨練與平時有運動的習慣,還不至於上氣不接下氣。
登上神社遺址後,一點鐘方向就是「茶壺山」,山如其名,樣子真是微妙為俏,大自然的力量真是令人感到驚奇,參訪的過程不時聽到有人以日本語對談,感覺像是日本歐吉桑帶著孫女來趟台灣九份之旅,回程時我們順道造訪了九份,腳底踏著以石頭鋪成的九份老街,一行人不免俗的吃了著名的芋圓湯,日本語、台語、國語在空氣中交錯,真有些時空交錯的感覺。
附帶一提:台灣人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真是有建立的必要,走進黃金園區的廁所,撲鼻而來的不是廁所的惡臭,而是帶些芬芳的木頭味道,地板不再濕漉漉,大大扭轉我對風景區廁所骯髒的刻板印象;雖然黃金園區中每個特別景點都要付些許的門票,但這新台幣50圓確能確保每個造訪的遊客都能享有同樣高水準的展覽,還有乾淨的廁所,繳個新台幣50圓,何樂不為!如果要自行開車前往,奉勸早點出門,因為停車場空間有限,早早出門還能順帶逛九份老街,是趟不錯的行程。
原文來自AutoNet汽車日報
留言列表